搜索
搜索
产品展示

局地降温超20℃!寒潮来袭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来源:hth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4 08:19:27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季节,气温骤降,血管容易异常收缩,增加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加强防护,按时服药,规律作息,注意保暖,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面部、四肢无力和麻木、说话困难、头晕目眩、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冬季气温低,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也相比来说较低,应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保持经常通风。

  任何药物都无法预防感冒。例如,益生菌、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现有质量较高的科学研究都没有证明额外补充此类药物能够更好的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如果是已知病因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保护重点人群,对减少重症化作用明确。

  要学会正确洗手、勤洗手。接触含有病毒的飞沫、分泌物,通过呼吸道进入鼻腔、口腔,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常见,正确洗手能够更好的降低感染风险,保护重点人群。经常用肥皂和水来清洗双手,有助于预防流感等其他疾病的传播。

  生病时多喝热水、果汁、汤,可以弥补流鼻涕或发热出汗造成的液体损失。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可以缓解鼻塞、顺畅呼吸。保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这都是不错的改善感冒症状的办法。

  需要特别提示警醒我们的是,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从而引起,引发重症的情况较少,但特殊人群需要谨慎对待。例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罹患慢性基础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等)的患者等。

  如果上述人群长期咳嗽或出现非常明显呼吸困难、咯血、发热不退等表现,需要尽早就医。

  冬季使用煤炉、燃气、炭火的频率增多,如使用燃气热水器、室内烧炭煮火锅等。气温降低时,大家在家通常会关闭门窗保暖,空气不流通,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形“杀手”,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内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对人体的肺、心、脑等器官损害很大,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

  重度中毒:中毒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也许会出现40摄氏度高热。

  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刻通风,用水浇灭炭火,同时撤离现场,撤离时注意避开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耗氧量。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把身边中毒者带到有空气新鲜的地方,自己或他人出现意识不清、呕吐昏迷等情况,应该立即拨打120,尽快就医。

  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尤其在冬季阴天或雨雪天气。

  使用煤气或天然气做饭时,一定要有人照看,防止水、汤煮沸外溢造成煤气灶熄灭,煤气大量排入室内。

  中东部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进行中,截至今天(14日)11时20分,全国有558个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持续生效中。

  出现道路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容易打滑刹不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行人容易滑倒摔伤,甚至骨折。

  下雪天,户外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湿滑,容易滑倒,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尤其是很多路面虽没积雪,但是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

  雪天出行,要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引起跌倒;挑选合适的防滑鞋子。

  下雪天出行时,最好预留更多的时间。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路才不会滑倒,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要放慢步伐。

  在下雪天,光线不足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出行环境的光线充足,尽可能的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时可以携带手电筒。

  老年人应尽可能的避免雪后出行,如需外出,尽量有家人陪同。此外,能够准确的通过身体情况,使用辅助器械,比如拐杖等。

电话

地图

分享

联系我们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地址: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河滨路力丰职工便利店

电话:0595-85185345

样管:180 0699 6961
总生管:180 0699 6966

传真:0595-85189766
E-mail:1350505263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