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产品展示

正风反腐在身边

来源:hth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30 22:11:58

  2018年11月1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主持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方向。

  2025年2月17日,也是在这个会场,又一场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时隔七年的这两次大会,福建省泉州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家施概龙感慨良多、获益良多。在第一次大会给非公有制企业吃下“定心丸”后,他坚定信心在传统纺织产业长期深耕,一步步把“布业厂”做成“纺织科技公司”。听到习在今年座谈会上指出“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施概龙更加振奋。

  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泉州无疑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这里,非公有制企业不仅贡献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还带动九成城镇就业、实现九成技术创新成果。借助民企发展蓬勃动力,2024年泉州市GDP增速6.5%,取得领跑全国万亿城市的耀眼成绩。

  回想起2018年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召开后的那段日子,施概龙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会议对民营企业释放出“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的强烈信号,忧的则是市场环境加快变化下企业该如何应对。

  2003年就进入纺织行业的施概龙,唱着“爱拼才会赢”艰苦创业,从原材料代工一路走来,可谓尝尽创业艰辛。到2018年,不仅在晋江市深沪镇有自己的织造工厂,同时在陈埭镇鞋都路有自己的销售门店,企业未来的发展初具规模。

  但施概龙心里很清楚,纺织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面对东南亚国家更廉价的劳动力的竞争,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企业未来的发展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有的同行选择去越南、泰国投资建厂,有的干脆换赛道不做实体了。”

  挑战加剧的背后,反映出生产模式的落后,而落后就没钱挣。施概龙介绍,“以前鞋都路,大都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不仅要往下跑市场找客户,还得往上跑原料供应商,想要做大做强很不容易。”此外,老街区拥堵的交通也对进出货带来很多不便。施概龙回忆讲到,当时临街铺面杂乱,老批发商业市场拥挤不堪,往来客商在堵成长龙的车流间穿梭,凸显出传统模式的困境——臃肿、迟滞、进退维谷。

  像施概龙这样的传统制造非公有制企业,在泉州占很大比重,大都面临往哪转型、怎样升级的困扰。面对这一情况,为落实好习“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重要要求,泉州市根据各县市区产业体系特点,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采取比较有效举措,重点在健全产业链上下功夫。借此东风,晋江市打造了“晋江国际鞋纺城”(以下简称鞋纺城),通过完善运动鞋材和纺织服装产业的配套供应链优势,为晋江鞋服商品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平台。与之类似,石狮市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打造了“石狮电商谷”;安溪县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发展,努力健全相关产业布局。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习的重要讲话在泉州逐步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

  鞋纺城的投建,让施概龙“嗅到”了企业升级的机遇。作为晋江市着力打造的新兴国际化大市场,鞋纺城不仅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而且规模宏大,汇聚了大量的鞋服上下游企业,从皮革、纺织物、网布到五金扣、包装材料、鞋底,鞋纺全品类原辅材料一应俱全,极大提高了贸易成交效率。

  2019年10月,施概龙将商铺迁到鞋纺城A区三楼,成为最早一批入驻的企业,由此拉开开拓新商业版图的帷幕。

  按照晋江市政府落实习重要指示的有关措施,对于施概龙公司这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鞋纺城不仅提供大户租赁和购买优惠折扣,还提供装修补贴、搬迁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大幅度的降低了商户入驻成本。引企入巢只是第一步,鞋纺城还积极组织商户抱团参展、争取优质展位、进行集体推广、推动供采对接,发挥平台优势为公司能够带来了更丰富的销售和采购资源。

  从近几年瑜伽、骑行、户外等运动的热度攀升中,施概龙敏锐地捕捉到了丰富商机。他介绍,“这些细分度很高的运动项目,往往专业性较强,对运动鞋服的功能性要求也更高。比如瑜伽服、骑行服需要衣物面料弹性大不紧绷,并且要兼顾速干、透气、抑菌等功能。这方面产品国内起步较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面对这片“蓝海”,施概龙果断拿出三成以上资金,用于氨纶弹力面料和功能性面料的创新研发;专门成立一家织造工厂生产氨纶针织面料;调整出4条生产线处理客户定制的氨纶面料订单……一系列生产经营战略调整后,施概龙的企业再上台阶,形成了以氨纶针织布料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在高性能、高舒适度纺织品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施概龙感激地讲到,自家企业能在传统鞋服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脱颖而出,鞋纺城的产业集群和服务平台优势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往往需要巨大前期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拓展销售经营渠道,快速回流资金,关乎非公有制企业生死。而鞋纺城汇聚上下游全链条企业形成的集聚效应,不仅放大了晋江鞋纺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采购商,带来了更多的订单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让公司实现了业务的迅速增加。发展到今天,施概龙的客户已遍布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站在鞋纺城A区三楼商铺前,施概龙透过落地窗向外看去,皮革区与五金区廊桥相连,网布供应商与包装商隔街相望。 “我们织的是布,这里织的是产业链的经纬线。所有这一切,靠的是习重要讲话指出的路,让我们跟上了时代脚步,抓住了发展机遇。”

  在2018年至2024年的时间轴上,泉州民营经济划出了傲人的增长曲线万,保持每年新登记数超20万户的速度;经济增加值从6951亿元跃至1.3万亿元,增速长年占据万亿GDP城市第一梯队。经济“奇迹”的背后,既有企业家群体的拼搏精神,也离不开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幕后托举。

  在泉州企业家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比喻:“不叫不到”是给企业松绑的金钥匙,“随叫随到”是破解急难愁盼的万能钥,“服务非常周到”是开启增长曲线的密码锁,“说到做到”则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这“四个到”,是记者正常采访中听到非公有制企业提到最多的话。

  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廖良结介绍,多年来泉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打造“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通过全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等举措,全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但要说企业感受最深的,要数政府“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非常周到、说到做到”的作风。

  对这一提问,施概龙很有感触,“‘不叫不到’是政府对企业的一种尊重、一种平等。”经商办企要和很多职能部门打交道,以往许多部门和工作人员认为政府是“管人”的,企业是“被管”的,出现很多企业家“追着公章跑”的情况。现在提出“不叫不到”,相当于把主动权交到企业手上,政府部门则“围着需求转”,这份尊重让企业更愿意亲近、信赖政府。

  同样的问题,廖良结表示,首先要厘清一个认识,“不叫不到”绝不是不闻不问。“在市场大环境好的时候,让企业‘放手搞经营,安心发大财’,不打扰确实是提升营商环境的表现。但不能简单理解成‘企业没有找我们,我们就不去找企业’,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事实上,泉州提出“不叫不到”,除要求政府部门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外,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最好能够降低有关部门到企业组织监督检查、监管执法的频率和次数,为企业松绑减负,让发展轻装上阵。

  南安某工作园的监控画面里,记录着特殊的工作场景: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佩戴记录仪快速取样,应急管理专员同步检查消防设施,生态环境监管人员查勘排污情况,就像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政府用“监管无感”,换来了“发展有感”。2024年以来,泉州通过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推动监管执法模式从多头、分散向集约、精准转变,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综合体检、结果互认。在改革首批制定的74个综合检查场景中,入企检查压减率已达62%。

  “真正困扰企业的,往往是那些政策找不到、程序对不上、调解难度大的问题。”泉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的人介绍,在“监管做减法”的同时,他们更注重“服务做加法”。通过整合市县两级审批、执法职能,特别是土地、规划、住建等重点要素保障部门,中心牵头开展了行政审批靠前服务,结合“模拟审批”“帮代办”工作机制,直达企业项目一线,现场协调解决了一大批审批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仅去年一年,全市“轻骑兵”“大篷车”等政务服务队,就帮企业协调解决用地审批、环评、工规证办理等1938个难点问题。“每一次办理,不仅要随叫随到,而且必须服务非常周到,直到服务对象满意为止。”

  在泉州市政府一项项承诺“说到做到”的背后,民营企业家真实享受到了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的政策红利,也大大加快了政府各部门“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型步伐。廖良结讲到,“现在绝大多数党政干部都能清晰认识到,政府帮扶企业不是包办一切,也不可能包办一切,而是要当好‘隐形合伙人’——平时隐身保障,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战时现身解难,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让营商环境可感可知可享”。

  2月25日23时,石狮青创城大厅的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着魔幻数字:6楼跨境直播间刚下播,3楼云仓系统已生成2876个包裹分拣指令,B2栋的3D虚拟展厅正被南美客商点击浏览……这不是“618”“双十一”的备战状态,而是青创城平凡的一天。

  此时,同样火热的还有圆通速递福建智创园。这个去年9月正式启用的快递物流总部项目,已迅速成为圆通辐射泉州地区、承接全省快件的枢纽中心。园区负责的人介绍,泉州民营经济业态丰富,贸易遍布全球,物流需求很大,园区投产不到半年,物流总部的日进出港件量已达300万件。

  青创城电商园、圆通速递福建智创园里的火热场面,成为石狮这块电商沃土的生动写照,也是泉州布局新兴业态、挖掘民营经济新增长极的具象表现。

  “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引导,引导到位要靠服务。”廖良结和记者说,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中,能否抓住政策落实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还要看能否在关键阶段、适当时机加以正确引导,在引导中不断“催化”新的增长极。

  以石狮的电商产业为例。在线上经济渐成主流消费模式的情况下,想要培育出更多优质电商企业,仅靠打造电商产业园还远远不足。当产业链充分健全、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后,只有尽快发售出去才能加快发展,这就需要培育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程度相当的物流行业做好“接力棒”。因此,建设相关物流产业园区,完善电商生态体系配套,打造“线下展示+线上交易+极速配送”的新销售模式,成了泉州市扶持民营经济的工作重心。

  “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开一家跨境电子商务。”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很多企业的新选择。如何加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助力企业抢占新“蓝海”?石狮再一次把服务做到极致。

  “电商‘出海’说来容易,具体做来麻烦不少,仅一条安全合规的跨境网络线路,就能让一些没经验的创业团队栽大跟头。”石狮市商务局负责的人介绍,他们很早就关注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常常在渠道建立、线路搭建、知识产权、法律合规等方面遇到困难。为助力企业顺利“出海”,石狮由市商务局牵头,市属国有企业一同成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引进专业团队运行,持续深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规化改革,为跨境电子商务品牌孵化提供全流程服务。

  2023年,石狮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本地公司可以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咨询、全球开店、物流海外仓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石狮市电商行业合规中心成立,全力引导电商企业健全合规体系;2025年以来,积极引入以DeepSeek为代表的智能工具,为本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赋能,开启全新的智能运营篇章。

  在步步深化的改革中,高品质的产品得以充分整合集聚,通过线上平台供海内外客商选品采购,还能提供包括散货拼箱、清关报关、安全回款、海外建仓等服务。截至目前,新开跨境电子商务店铺130个、注册国际商标102个、搭建跨境电子商务独立站16家。

  在不断优化的服务中,催生出电商产业的进化升级。泉州以服务构建全要素生态,带领企业自发点亮增长极,跨境电子商务从野蛮生长迈入精耕时代:跨境创业孵化的周期快速缩短,最快3天内下店。

  走进位于惠安县螺阳镇的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各色厂房林立,智能化裁床遍布,处处都有纺织机台的轰鸣。抚摸着刚下线的校服,新同兴针纺织公司董事长周善派感慨道,“公司年产值已超2亿元,但前几年我还在为法拍厂房办不下证发愁。”

  2019年,为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周善派在惠安县各处物色新厂房。后来通过司法拍卖渠道,于2020年2月拍得了位于螺阳镇溪东工业园区的4栋闲置厂房。但由于法拍前原项目投建手续不完整、原业主不配合等原因,4栋新厂房的不动产登记证迟迟办不下来。“5年下来,有关部门又都局限于自己的业务规定,要求提供完整手续,问题始终没解决。”周善派盯着申报材料上“不动产登记”叹道:“这5个字,比校服上的刺绣还难绣。”

  民营企业的痛点堵点,就是纪委监委的监督重点。2024年初,惠安县纪委监委“联企清风行”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召开专题调度会,坚决纠正执行政策简单化的“一刀切”问题,既解决好周善派厂房这个点上的问题,更以点带面完善法拍流程后产权办理中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机制。此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周善派顺利办理了厂房不动产登记。厂房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企业仅针织坯布一项产品年产量就新增5000吨,成衣年产增量达200万套。

  纠缠5年的“死结”,“解扣”只需30天。惠安县纪委监委帮企业解决的这件小事,只是泉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民营经济发展最讲务实,监督保障必须在做实上下功夫。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泉州市纪委监委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从“盯任务进展”向“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递进深化,务求促落实、促提升、促治理的综合效果。

  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顺明介绍,护航民营经济是一盘大棋,政治监督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纪委监委来讲,首先要牵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市纪委监委一方面通过建立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监督台账,推动各级各部门担当责任、忠实履职;另一方面,立足泉州县域经济发达的实际,选定“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清障护航”作为市级重点项目,通过“室组地企”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细分成一个个监督“点题项目”,把职能责任压紧压实。周善派遇到的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办理,就是惠安县纪委监委选定的监督项目。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和“风向标”。聚焦“盯作风”,泉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开展常态化、节点式的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查部署不落地、责任不落实背后的作风问题。去年以来,鲤城区纪委监委开展涉企政务服务质效明显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相关案件11起11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整改问题87个,追责问责2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0份,建章立制11项;安溪县纪委监委依托行业商(协)会建立“纪企联络工作室”,收集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企业难点、卡点、痛点问题132条,推动职能部门优化惠企政策23项……全市通过深入查找“新官不理旧账”、窗口审批消极应付、政策落实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2024年共查处涉企“”问题265人。

  “科经局王某、张某某、刘某某等3名公职人员,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沆瀣一气骗取‘专利奖补’,严重违反党纪国法,均被移送审核检查起诉。”前不久,泉州台商投资区纪工委监工委组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观看了本区一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监督保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泉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以从严执纪执法维护纪律刚性,始终把政商勾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作为查处重点,加强对“一家两制”等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的动态监测,仅去年就发现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53个、查处394人。

  把习“切实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重要指示落到实处,一定要做好整改和治理的“后半篇文章”。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整治工程招投标、财政评审、窗口审批、补贴资金等环节的腐败问题,完善政务审批窗口建设、专利奖补政策决策程序等制度机制,以纪法“硬约束”助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软实力”。解决周善派难问题后,惠安县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与县校服协会携手打造5个“亲清廉动”网格,覆盖全县500余家校服企业,将相关职能部门拉进“亲清校服”微信群,开设纪企直通“码上督”二维码,实现企业诉求“码上提”、问题建议“马上办”。

  从2018年到2025年,泉州通过落实民营经济座谈会精神,实现了民营经济蒸蒸日上。“从‘爱拼敢赢’到‘智拼善赢’,靠的是2018年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精神的指引”,施概龙谈到,现在身边的非公有制企业家都在认真学习今年座谈会的精神,感受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也都坚信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前途广阔,一定大有可为。

电话

地图

分享

联系我们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地址: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河滨路力丰职工便利店

电话:0595-85185345

样管:180 0699 6961
总生管:180 0699 6966

传真:0595-85189766
E-mail:1350505263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