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15:21:00
来源:开云体育入口app时光荏苒,“金九”月份开启,在国内生猪市场,上月,国内猪价表现欠佳,市场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虽然,8月末至9月初,受短时间内出栏节奏减慢,适重猪源供应压力减轻,且需求支撑转强,学生集中开学,市场备货需求提升,国内猪价呈现逆势偏强的走势,外三元标猪报价涨至14.09元/公斤,猪价重返“7元时代”!
9月7日,外三元瘦肉型标猪价格出栏均价在13.82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以及屠宰场开工率的变化!可惜,此番猪价上涨后劲不足,进入9月初,集团猪企恢复出栏节奏,社会面猪场认卖增多,供应水平提升,而需求支撑转弱,下游白条购销转差,市场基本面转弱,猪价恢复下跌。标猪均价跌破14元/公斤后,价格重心持续下移,猪价“跌猛了”,价格即将触底此前的低值!
一方面,在消费方面,9月份,消费需求支撑转强!月初,受学生集中开学,食堂采购需求旺盛,餐饮消费回升,下游白条购销热度提升。且,天气逐步转凉,北方地区气温下降,居民“贴秋膘”的积极性回升,猪肉需求逐步改善!进入中下旬,随着节日临近,下游市场备货需求或将改善,屠宰场订单量增加,白条需求逐步提升,市场对猪源采购也将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在供应方面,受2024年10-11月份母猪存栏增加至4080万头,而截止2025年7月末,母猪存栏仍有4042万头!母猪存栏处于高位,理论上未来10个月适重猪源供应能力充足,产能存在趋势过剩的压力!从机构数据了解,9月份,样本猪企计划出栏在1332万头,环比增加1.3%,日均增幅在4.7%,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增加。而社会面猪场,受猪场疫病压力存在,且生猪外调难度增加,养殖端出栏情绪较强,市场对猪价前景看涨信心略显不足!
因此,在供需博弈下,9月份,生猪市场或将呈现“供需双旺”的局面,猪价上涨仍面临供应压力!而从市场现在的状况来看,目前,养殖端出栏节奏加快,但是,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量,截至目前,样本屠企开工率在31.7%,环比前一日增幅仅有0.05%,市场存在供强需弱的压力!
国内生猪价格持续承压下行,市场延续“磨底”行情,外三元标猪出栏均价约为13.64元/公斤,较前一日微跌0.02元,连续第四天下跌,累计跌幅0.14元,为近7天最低价。全国均价约6.86元/斤(13.72元/公斤),同比下跌超30%,为近四年同期最低。海南价格最高,达8.2元/斤;广东下跌至7.5元/斤;新疆最低,仅6.3元/斤;全国有21省跌破7元/斤,18省全面跌破。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2025年7月末为4042万头,产能去化缓慢,理论出栏量持续增加;9月规模猪企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1.3%,日均增幅4.7%,社会面猪场出栏积极性高,供应宽松;出栏均重略有回升,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但整体出栏节奏仍快,节前或有集中出栏预期。学校开学备货结束,食堂需求回落;气温下降带动部分鲜肉消费,但终端整体提振乏力;屠宰企业开工率周环比微降至35%左右,毛白价差小,亏损压力大,压价情绪浓。短期(9月中旬前):供强需弱格局难改,猪价或延续震荡偏弱走势,外三元价格或围绕13.5–14元/公斤波动;中期(9月下旬–10月):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若节前集中备货启动,猪价或有小幅反弹机会,但受制于供应压力,反弹空间有限;
全国鸡蛋市场延续“低位震荡、局部微涨”的走势,价格重心仍在近四年低位徘徊。虽然中秋备货已零星启动,但产能高企、库存充裕、需求提振有限,现货整体“旺季不旺”特征明显。
全国主产区褐壳大码蛋均价6.20元/公斤(3.10元/斤),环比昨日微涨0.01元/斤,较8月初累计跌幅仍达5%左右;主销区均价6.86元/公斤(3.43元/斤),北京、上海、广东批发价连续三天持平,局部台风扰动区(深圳、广州)到货略减,价格仅小幅抬升0.02~0.04元/斤;期货端:大商所鸡蛋主力2510合约9月5日收于2964元/500kg,再创该合约历史新低,折算现货约2.96元/斤,低于绝大多数产区现金成本。高存栏:7月末全国在产蛋鸡约12.4亿只,环比仍增0.8%,对应9月日均鸡蛋产量4.35万吨,同比高7%;高库存:生产环节库存1.01天,流通环节1.06天,虽较前期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30%以上;高替代:冷库蛋陆续出库,食品厂优先采购低价库存蛋,进一步挤占鲜蛋空间。学校开学食堂增量已兑现,但集团消费增量有限;食品厂中秋订单仅启动约三成,同比下滑明显,礼盒蛋用量缩减15%;终端“买涨不买跌”,贸易商随销随采,市场走货速度仅正常水平的八成。短线月中旬前):中秋备货力度决定反弹高度。若集中备货启动,产区均价或上移至3.30~3.40元/斤;若持续分散采购,则现货仍将围绕3.0~3.2元/斤窄震。
国内禽链“苗-鸡-淘”环节延续“低位横盘、利薄量缩”格局:鸡苗大厂挺价,中小孵化暗降;白羽肉毛鸡供需僵持,价格“跌不动、涨不起”;淘汰蛋鸡则因中秋备货没有到达预期,重心继续下移。
益生、民和等头部企业9月7日对外报价维持4.00元/羽(白羽商品代),连续一周持平,但实际合同保底已放至3.20-3.40元/羽;中小孵化场走货迟缓,潍坊、济宁主流开票2.55-3.10元/羽,较上周下滑0.20-0.30元,出现“高报低走”现象;817苗供应充足,皖北、豫南到户价仅0.45-0.50元/羽,环比再跌0.05元,已低于成本线。中秋补栏窗口临近尾声,种禽场被迫“让利跑量”,9月中旬前苗价仍有0.3-0.5元/羽下调空间。
山东棚前主流3.50-3.52元/斤,辽鲁进厂3.65-3.70元/斤,与6日持平,一周内波动不超过0.05元;出栏均重约5.4斤,环比微增0.1斤,但屠企开工率仅65%-68%,冻品库存仍高于70%,限制收购积极性;大规格板冻胸9.1元/公斤,翅中29.5元/公斤,与上周持平,经销商中秋备货仅启动三成,库存转移缓慢。短期鸡源供应充足,产品走货不快,毛鸡价格将继续在3.4-3.7元/斤区间横盘,若下旬集中出栏,存在跌破3.4元风险。
全国加权均价4.72元/斤,与上周持平,但主产区鲁豫苏皖实际成交4.50-4.60元/斤,环比下滑0.10-0.15元;需求端活禽市场走货一般,两广、川渝本地麻鸡供给充足,对淘汰鸡替代增强,压价情绪浓。中秋节前活禽及冻品需求难放量,9月淘汰鸡价格预计4.3-4.7元/斤运行,若蛋价再跌,或出现集中淘汰导致阶段性超跌。
豆粕:今日沿海主流油厂报价普降10–20元/吨,区间2800–2890元/吨,华南略低、华东略高。高开机率叠加终端提货平稳,港口及油厂豆粕库存继续累积,现货端承压。
菜粕:东莞一口价上调10元至2530元/吨,主要因华南水产料刚需补库及可交割货源偏紧,短线表现强于豆粕。
豆粕9月合约录得“四连阳”,期价重心抬升至2900上方,走势明显强于美盘;
资金逻辑:市场提前博弈四季度进口大豆潜在缺口,远月贴水给予多头安全边际。
‑ 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维持900万吨以上,油厂压榨量高位运行,现货供给压力短期难消;
‑ 四季度采购缺口约500–600万吨,进口商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若美西新作升贴水或运费出现变化,采购节奏可能后移。
‑ 美豆主产区墒情良好,优良率保持高位,丰产预期强化,CBOT11月合约回落至1200美分下方;
‑ 巴西农户销售近尾声,8月出口装船预计下降,全球大豆供应边际收紧的时点或推迟至9月以后。
短线:高库存压制现货,但盘面已提前反映利空,基差继续走弱空间存在限制;豆粕期价2800–2950区间震荡对待。
中线:若四季度采购缺口确认且美豆生长期天气无新风险,国内远月合约抗跌属性增强,关注9–1正套及11月美豆天气市对连粕的传导。
1、2025年8月第3周全国猪料比价环比下跌0.76% 预计下周生猪周均价或环比微涨
2、唐人神2025年将出栏生猪500-550万头 下半年加大肉品业务战略投入
3、2025年8月下旬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为13.7元/千克 环比下降0.7%
5、新希望明确后续降本重点工作方向 追赶行业一线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85元/公斤 比昨天下降0.9%
7、8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22元/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0.6% 同比下跌30.1%。
本次工作在桂林市叠彩区农业农村局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顺利完成。全程采样工作严格遵循,累计采集牛血清20份,将送往桂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同时发放布病防控知识手册10份,并结合当地情况对养殖人员进行科普,有效提升养殖人员防护知识和操作水平。
通过此次现场精准排查、科学防控和强化宣传,为桂林市持续巩固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成效,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创建工作,已有扬翔、温氏、史记、汉世伟、农垦西江等养殖企业取得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小区资质。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8个;自治区星级净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等33个,共通过各类动物疫病净化场41个,动物疫病净化业绩居广西前列。
,开云体育入口手机版